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09年2月11日在杭州市余杭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區長 姜 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區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團結依靠全區人民,在諸多困難疊加的外部環境下,克難攻堅,頑強拼搏,全區經濟社會實現了健康平穩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區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年度目標任務。

  一、堅持優化結構,經濟實力再上臺階

  2008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501.92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97億元,下降1.0%,第二產業增加值286.45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183.50億元,增長18.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4.01億元,增長16.1%;實現財政總收入82.50億元,增長25.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8.20億元,增長31.0%。

  現代都市農業健康發展。實現農業總產值52.89億元,農產品加工產值68.65億元,分別增長9.3%和16.4%。制定出臺保障糧食安全措施,完成10個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成功承辦第二屆中國杭州竹筍節,榮獲“國家級綠色農業示范區”稱號,百丈鎮成為省竹制品名鎮。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全區農業龍頭企業達到86家,其中市級36家、省級2家;市級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4家。建立健全重大動植物疫情防控體系,組織開展農產品定量檢測425批次。繼續完善農業標準體系,中泰鄉苦竹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通過驗收。擴大農業科技信息化覆蓋面,注冊農民信箱3.3萬戶,啟用率超過97%。

  工業經濟素質不斷提升。實現工業總產值1310.80億元,增長12.5%。規模工業產值達到1025.54億元,增長13.4%。完成限額以上工業生產性投入76.46億元,增長0.9%,啟動民生藥業、歐文斯科寧等項目。百強企業支撐作用明顯,鼎勝實業等41家企業增幅超過25%。高新技術產業和重化工業發展繼續加快,實現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63.76億元,增長10.1%;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產值399.30億元,增長13.1%。品牌和技術標準戰略建設成效明顯,制定2項國家標準。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困難,擔保融資額達到27億元,成立全市首家小額貸款公司;選送258名企業管理人員參加國內外培訓。

  服務業發展全面提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66億元,增長21.9%。西溪深國投商業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億豐建材城、運河余杭港區等物流綜合體項目進展順利,金恒德國際汽車物流廣場一期、宏豐家居城一期、農村連鎖網點配送中心等項目基本建成。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運河余杭段綜保一期、大美麗洲公園等項目對外開放,徑山禪茶文化、超山等旅游綜合體項目加快建設。成功舉辦中國茶圣節、中國旅行社高峰論壇、超山梅花節、塘棲枇杷節、倉前羊鍋節等活動,徑山、鸕鳥成為省旅游強鎮。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39.6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2.33億元,分別增長17.49%和27.80%。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工作機構,人民書店、玉鳥流蘇創意產業街區等項目對外營業,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36.49億元,增長17%。房地產市場基本穩定,交易面積117.49萬平方米,成交金額87.78億元。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達到738.88億元,增長23.6%;貸款余額571.11億元,增長24.1%。

  二、堅持統籌協調,城鄉建設扎實推進

  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快。規劃管理進一步規范,成立區規劃分局。修編完善區域總體規劃、“一副三組團”分區規劃,完成臨平副城中央商務區等城市設計和區綜合交通等專項規劃。東湖路綜合整治一期、邱山大街綜合整治一期、西安路北延、104國道余杭段東西連接線整修、徑雙公路改建等工程順利完工,地鐵1號線余杭段、大東安社區綜合改造、高教路二期、人民路東延、康橋路余杭段、申嘉湖杭高速余杭段等工程有序推進。完成三白潭備用水源工程建設,徑山-黃湖供水二期工程扎實推進。北湖滯洪區綜合整治和10座臨村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東苕溪安溪段退堤等重點水利工程全面開工,完成河道綜合整治50公里。

  新農村建設全面實施。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創建星級村99個,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7個。農村環境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大,完成杭徽高速余杭段沿線環境整治。建立苕溪、運河流域畜禽禁養長效管理機制,23家畜禽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基本完成。全面推行農居多高層公寓建設,開工建設67.8萬平方米,竣工1.2萬平方米。完善村級集體經濟扶持政策,積極推動新一輪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聯鄉結村、共建新農村”活動有效開展,落實結對項目188個。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和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分別下降5.5%和6%;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分別減少3.7%和4.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至306天。編制完成15個鎮鄉(街道)截污納管方案,臨平污水南排主體工程、臨平第二污水應急工程基本建成,崇賢、塘棲、良渚、余杭污水處理工程全面投入運行,徑山污水工程有序推進,全區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5萬噸。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大力開展崇賢地區和臨平西大門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污染企業飛行監測522家次,對35家企業實施關停轉遷。徑山·山溝溝國家森林公園建設有序推進,鸕鳥鎮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深入開展“清潔·綠化余杭”行動,加快推進臨平副城綠化工程,全區完成綠化面積680萬平方米,清淤河道355公里。

  城市管理得到加強。調整城市管理體制,區城管辦與城管執法局合署辦公。實施數字城管建設,馬路市場、戶外廣告等專項整治成效明顯。實行臨平城區咪表停車收費管理,社會停車場開發繼續加快?;就瓿蓞^內公交一體化改革,完成組團區域客運出租車投放試點。加大違法建筑防控力度,拆除違法建筑24.57萬平方米。規范社區管理服務,被評為省和諧社區建設工作先進區。強化國土資源管理,完成建設用地復墾800畝,墾造耕地2000畝,啟動61家廢棄礦山治理。

  三、堅持改革創新,區域活力不斷增強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一副三組團”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余杭組團(創新基地)管委會正式運作。創新交通、旅游建設管理體制,組建區交通集團、旅游投資公司,城建集團運作機制進一步規范。實施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改革,成立區招商投資服務中心。完成第四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許可事項減少至288項。整合各類行政考核,成立區效能考評辦。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完成余杭文化經營公司等單位改制。醫療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有序開展,啟動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繼續實施上市企業培育工程,完成6家企業股改。62個村(社區)完成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推進47個村撤村建居。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流轉耕地15.6萬畝。

  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加快落實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新批外資項目63個,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2個;合同利用外資6.5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44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86.22億元,其中市外46.08億元。及時調整外貿扶持政策,自營出口30.12億美元,增長29.3%。境外投資項目品質得到提升,新批100萬美元以上項目2個。與省內外各地產業合作關系不斷深化,全力援助四川省青川縣白家鄉地震災區重建工作。

  產業平臺不斷完善。完成工業產業空間布局規劃編制,全區產業空間布局總體框架基本形成。大力實施余杭經濟開發區三年振興計劃,完成開發區總體規劃修編,實現規模工業產值194.44億元,增長13.3%;啟動大區域征遷,征地6081畝,拆遷1508戶。仁和新型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加速推進,平整廢棄礦山1000畝。完成余杭創新基地規劃編制,阿里巴巴淘寶城、恒生電子、杭師大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項目開工建設,杭州師范大學、聯強國際等項目正式落戶。實施產業集群、空間集聚考核辦法,鎮鄉工業功能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啟動建設中華農業大觀園,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八大交易市場全部對外營業;高新農業示范中心成為國家級綠色農業示范基地,輻射推廣面積達到1.25萬畝。實施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代辦區級項目103個。

  四、堅持共建共享,民生事業全面進步

  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大力推行農村居民養老保險,企業社會保險費實行“五費合征”,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體系,參加各類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的人員分別達到41.07萬人和81.5萬人。加強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工作,培訓各類勞動力4萬余人次,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5520人。全面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管理,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5.7%。調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健全困難群眾物價補助、醫療救助、居家養老服務等扶貧幫困長效機制,發放各類救助金、慰問金8986.87萬元,受惠群眾達到20.57萬人次。全力開展四川地震災區賑災援助,全區完成20個避災中心和100個避災點建設任務,抗擊冰雪、洪澇災害工作成效顯著。政策性涉農保險工作深入推進,農村住房參保率達到99.38%,水稻參保率達到97.63%。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660例,向549名殘疾人贈送康復器材1312件,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基本建成。住房公積金建制工作進展順利,凈增建制職工8037人。

  精神文明建設扎實推進。深入開展黨的十七大精神主題教育、解放思想大行動、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等活動,對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進一步深入。扎實開展“清潔綠化健康文明”行動,成功創建省級示范文明城區。大力推進“文化名區”建設,“一館四中心”建成開放,“余杭滾燈”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成功演出,“五個一”鄰里文化、“相約周末”等群眾性文體活動廣泛開展。良渚遺址保護進展顯著,良渚博物院建成開放,中華玉文化中心落戶余杭,成功舉辦首屆“良渚論壇”,玉架山遺址挖掘取得新發現。不斷深化公民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繼續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雙擁、人防工作,圓滿完成征兵任務。

  科教文衛事業繼續加強。加快區域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順利通過省科技強區復評。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引進各類人才2302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含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免除課本費和作業本費總額達到3215萬元,高中入學率達到99%,太炎中學、良渚鎮中、瓶窯鎮一中、臨平城北中學、五常中心小學等項目建成使用,完成全區鎮鄉(街道)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全區教育集團達到11個。成功承辦第四屆“良渚文化杯”全國戲曲演唱大賽,余杭清水絲綿制作技藝、五常龍舟勝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得到提升,陳亮亮、蔡長貴奪得北京殘奧會男子盲人門球比賽金牌。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并軌,人均籌資額達到200元,報銷比例為47.51%,有效處置手足口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區公共衛生大樓建成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進一步加強。著力鞏固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為8.99‰和2.18‰,計劃生育率達到99.12%。

  依法治區工作繼續深入。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分別為97.23%和98.76%。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密切與人民群眾的溝通聯系。不斷深化法治建設,出臺全國內地首個區域法治指數。扎實開展“五五”普法教育,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順利完成村委會換屆選舉。著力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全面實行公文網上流轉辦理。財政專項資金規范管理得到強化,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廉政責任制建設得到加強。深化平安創建活動,啟動社會公共安全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0.12%。切實做好信訪和人民調解工作,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依法查處假冒偽劣行為,“十小行業”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事故次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三項指標連續四年實現“零增長”。制定區級各類應急預案52個,公共安全應急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深入破解“七難”,全面完成10件政府實事,榮膺“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稱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678元和12552元,分別增長12.2%和14.3%。城鄉居民人均儲蓄余額達到3.6萬元,增長28.7%。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達到31.36平方米和75.99平方米;每百戶居民擁有汽車26.5輛;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下降1.0和0.8個百分點。

  統計、檔案、地方志、外事、民族宗教、臺灣事務、僑務、老齡、關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發展成績,是區委正確領導和全區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也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以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解放軍、武警駐余杭部隊和中央、省、市駐余杭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余杭建設和發展的各界人士、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政府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主要是:工業增幅、工業投入等經濟指標未能完成原定任務;現代服務業規模偏小,示范農業帶動作用不強;城市化水平較低,基礎設施還需完善,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仍需強化,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教育衛生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少數政府部門和公務員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工作落實不力,等等。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2009年主要工作任務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區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我們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對于保持余杭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推進“環境立區”戰略,加快建設“品質之城、美麗之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市委全會和區委十二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改革開放30年成功經驗,大力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保持發展,保護環境,保障民生,加快建設最適宜居住的“品質之城、美麗之洲”。

  2009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GDP)增長12%;工業總產值1510億元,增長15%;農業總產值55.5億元,增長5%;財政總收入93.2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07億元,分別增長13%和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0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億元,增長16%;自營出口34.6億美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900元,增長1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25‰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2009年要以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總載體,著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保持發展,努力確保區域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大力發展都市農業。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節約型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休閑農業發展。繼續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確保糧食安全。扶持壯大100家區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加快推進甲魚深加工、竹制品加工技術改造、富義倉米業、森禾公司總部、農業總部經濟大廈等項目建設,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75億元。規范1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服務體系,建設100個農業標準化、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基地。完成省級竹子現代示范園區建設,實施萬畝無公害毛竹筍標準化項目2個。健全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項目10個。

  著力發展現代工業。繼續實施工業強區戰略,規模工業產值達到1190億元,增長16%;完成限額以上工業生產性投入88億元。適度發展重化工業,合力推進民生藥業、歐文斯科寧、諾貝爾、杭鍋二期、鼎勝鋁業、錢江壓縮等重點項目建設,力促盡快投產見效。加大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技術改造力度,延伸研發、銷售產業鏈。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著力推進杭州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余杭拓展區和杭州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西溪(余杭)拓展區建設,力爭新增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重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2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8.5%,培育市級以上企業技術研發中心15家。著力緩解發展瓶頸制約,盤活閑置土地1000畝,擔保融資額增至30億元。加強品牌培育工作,新增中國馳名商標3件、省著名商標4件、省名牌產品2件。

  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業。大力實施現代服務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建設臨平副城中央商務區、宏豐家居城二期、億豐建材家居裝飾城二期、彭公竹制品市場、麥德龍購物廣場、新能基酒店、宜嘉天地、東湖大廈、正陽大酒店等項目,加快建設西溪深國投商業中心、諦都科技城、華東建設機械市場等項目,余杭江南茶葉市場、杭州灣國際建材裝飾城一期、康橋汽車品牌一條街等項目對外營業。振興傳統商業品牌、老字號,推進東湖路和邱山大街特色商業街區建設。繼續完善農村流通網絡,扎實開展“十小行業”專項整治。加強市場監控,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積極培育新型業態,努力促進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合力發展休閑旅游業。積極創建省旅游經濟強區,大力推進超山、徑山禪茶文化、大美麗洲、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南湖等旅游綜合體和運河余杭段綜保、東明山森林公園改建、徑山休閑會議中心、黃湖國際度假山莊等項目建設。編制大徑山旅游集散中心和余杭旅游營銷發展規劃,積極開發觀光型、體驗型、休憩型鄉村旅游產品。繼續辦好中國茶圣節、超山梅花節等旅游節慶活動,確保傳統節慶活動常辦常新。加強旅游區域營銷,積極拓展珠三角及北京市場。著力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五星級旅游飯店、五星級旅行社各1個,力爭全年接待游客550萬人次,增長25%;實現旅游總收入47億元,增長11%。

  提升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營造合力招商氛圍,努力吸引先進裝備制造、高新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加大敲門招商、借力招商、駐點招商、搭臺招商力度,努力提高招商實效。全年合同利用外資6億美元,力爭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8億美元,力爭3.5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95億元,其中市外50億元。推動外貿出口轉型升級,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支持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斷擴大境外投資規模。推進杭州都市經濟圈重點合作項目,繼續加強山海協作。

  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年規劃,重點發展信息服務、設計服務、現代傳媒、文化休閑旅游和文化會展等產業。制定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政策,優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加強“創意良渚”、“創意臨平”、“創意西溪”三大文創產業基地管理與服務,繼續扶持玉鳥流蘇、人民書店等文創項目,啟動建設杭州北美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公司項目。繼續打造“中華玉文化中心”等自主文化品牌,舉辦第二屆“良渚論壇”系列活動。

  二、保護環境,努力推進區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加強城鄉基礎環境建設。繼續做好三大新城和十八個綜合體等規劃編制,啟動編制南湖核心區等19個項目城市設計和修建性詳規,完善道路交通等28個專項規劃。加快余杭港區各作業區、地鐵1號線余杭段、杭長高速余杭段、申嘉湖杭高速余杭段、09省道與石大公路連接線、古墩路與104國道連接線、320國道與104國道連接線、勾仁大道北線等工程建設,完成高教路二期、人民路東延、拱康路延伸一期等工程,啟動運河二通道、杭行路、秋石快速路延伸、荷禹路延伸、臨平汽車總站、塘棲車站等工程。加快建設徑山—黃湖供水二期工程,啟動建設仁和水廠,完成城鄉供水“一戶一表”改造10000戶。開工建設220千伏泉漳變等輸變電工程,220千伏云會變等輸變電工程力爭完成投產,新增主變總容量59萬千伏安。加強城鄉郵政、通訊設施建設,改建城鎮信報箱24000只,安裝農居點信報箱6600只,完成城區光纖通訊到樓到戶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農村公路整修109.5公里,實施通村聯網工程106公里,改造民間危橋49座。規范農居多高層公寓建設,開工建設286.3萬平方米,竣工32.3萬平方米。加快水利建設步伐,完成東苕溪安溪段退堤工程,實施苕溪北塘加固、余杭組團防洪等工程建設。不斷完善城市管理體系,健全數字城管網絡,推進環衛等市政基礎設施更新,切實加強違法建筑防控。實施城區單行線系統,加快交通慢行系統和停車場點建設,緩解行路難、停車難問題。積極創建城鄉和諧社區,切實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加快城市更新,實施庭院整治計劃,大力推進大東安社區綜合改造、迎賓路綜合改造、沿山路綜合改造、城區交叉口渠化改造等工程。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完成建設用地復墾1000畝,墾造耕地2000畝。

  加強產業發展環境建設。加快余杭經濟開發區建設,繼續推進區域做地;規模工業產值達到226.7億元,增長16.6%;工業生產性投入17億元;合同利用外資2.75億美元,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1.08億美元,增長15%。加強基礎設施共建,全力支持錢江經濟開發區建設。完善余杭創新基地3.4平方公里啟動區塊城市規劃,大力推進阿里巴巴淘寶城、恒生電子等項目建設,完成征地3000畝,拆遷1200戶,基礎設施投入5億元。完成仁和新型裝備制造業拓展區、瓶窯組團工業功能區規劃編制,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做好特色工業功能區整合、規范、提升工作,嚴格項目準入,打造產業集群。加快中華農業大觀園建設,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交易額超過100億元;啟動高新農業示范中心現代農業與生物技術產業園項目,輻射帶動面積達到1.5萬畝,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2億元。建設提升以10大優勢主導產業為重點的38個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耕地流轉總面積達到18萬畝,基本完成全區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強物流功能集聚區建設,加快推進勾莊大型現代物流園區、運河沿線現代港口物流產業基地等項目。大力實施人力資源密集型戰略,引進各類專業人才2540人。調整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積極幫助企業應對發展困難。大力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積極開展金融協調服務,努力促進區域金融生態安全。

  加強自然生態環境建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和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分別下降6%和10%;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分別減少3%和4%。加大飛行監測力度,嚴厲查處環境違法企業。加強三白潭備用水源保護,實施臨平副城畜禽禁養,完成崇賢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大力推進省級生態區創建工作,實施瓶窯組團生態保護機制,爭創全國環境優美鄉鎮3個,省市級生態鎮(街道)3個。加快推進鎮鄉(街道、開發區)污水支管建設和截污納管工作,臨平污水南排工程通水運行,全區新增日污水納管量5.6萬噸。開工建設臨平污水處理廠,實施余杭、良渚污水擴建工程,全區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0萬噸。深化“清潔·綠化余杭”行動,繼續推進臨平副城綠化工程,全區新增綠化面積500萬平方米,清淤河道778公里。

  加強人文社會環境建設。深化“清潔綠化健康文明”行動,提升精神文明創建水平。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和推進新一輪解放思想為契機,切實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揚余杭精神。完成良渚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編制,完善良渚博物院功能,大力推進良渚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文體設施、全民健身、公共圖書“一證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和廣播電視“村村通”等工程。舉辦第四屆余杭藝術節,開展國慶60周年文藝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動。完成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野外調查,實施章太炎故居維修保護等工程。啟動塘棲蠶桑文化生產性保護基地建設,推進“余杭滾燈”等項目的產業化進程。切實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和發展,增強服務社會功能。繼續做好雙擁工作,廣泛開展軍警民共建活動,關心和支持駐余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重視國防教育,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和人民防空建設,認真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加強老齡、婦女、關心下一代等事業建設,進一步做好外事、民族宗教、臺灣事務、僑務、檔案、地方志等工作。

  加強平安法治環境建設。進一步深化“平安余杭”和“法治余杭”建設,積極創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和“全國法治建設先進區”。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深入推進社會公共安全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建立完善新居民事務三級服務管理體系,推廣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建立大接訪活動長效機制,完善信訪矛盾糾紛預警管理。落實隱患排查長效機制,全面開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年”活動,確保安全生產事故指標繼續實現“零增長”。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整合應急資源,建設應急信息平臺,促進應急管理系統化、制度化。提升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創建依法行政示范單位10家。制定實施法律服務業扶持政策,著力做好人民調解、社區矯正等工作。

  加強為民服務環境建設。繼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著力打造服務政府、民本政府、法治政府、創新政府、效能政府、務實政府。依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監督,密切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聯系,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落實工作。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大力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繼續推進組團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城建、交通、旅游、農林等國有公司運行機制。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責任考評化”的理念,健全機關、鎮鄉、街道工作綜合考評機制,完善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政策制度。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網上審批系統。積極推進政府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制。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與聽證制度。積極推行“開放式決策”,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加快構建公開體系。繼續強化行政監察,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大反腐敗力度。加強和完善領導干部審計監督制度,提高審計監督成效。加強依法統計工作,完成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厲行勤儉節約,努力建設節約型政府。增強村級組織服務功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區村均經營性收入達到70萬元以上。

  三、保障民生,努力促進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就業,新增就業人數10000人,幫助5000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7000人。大力推進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3萬人、83萬人、28萬人、18萬人和17萬人。深化養老服務,完成所有城市社區和80%以上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保障作用,確保發放公積金貸款1.8億元。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全面推行租賃經營場地企業職工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

  切實加強扶貧幫困力度。健全低保評議制度,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強臨時救助工作長效機制建設,實施困難群眾物價補貼聯動機制,鞏固提高農村“五?!崩先撕统擎偂叭裏o”人員集中供養水平。積極開展社會醫療救助,增強“醫療救助券”等救助途徑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災害救助體系建設,增強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發揮慈善救助功能,規范慈善募捐和慈善救助行為。加強困難群體住房保障,穩步推進廉租住房保障擴面。加大殘疾人扶助救助力度,完善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功能,啟動建設重度殘疾人托管中心。

  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優化學校布局,完成余杭中學、閑林鎮中、倉前鎮中等項目建設,加快區社區學院、徑山鎮中、仁和鎮中、余杭鎮二小、南苑中心小學、塘棲鎮二幼、喬司鎮中心幼兒園等項目建設。繼續加強民工子弟學校建設,完善幼兒園分園管理體系,積極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城鄉學?;ブ餐w參與面達到95%。大力實施“名師工程”,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深化“平安校園”創建工作,進一步健全校園安全防控機制。深入開展全民健康促進行動,積極創建省級衛生強區。深化醫療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區一院遷建、區二院病房大樓、區中醫院遷建等項目建設。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健全流行性疫病監控網絡。不斷完善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機制、利益導向機制和綜合治理機制,穩定低生育水平。

  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目標責任制。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重大動植物疫病監管監測體系,確保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達到100%。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網絡體系,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試點工作。繼續推進“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實施豆制品市場準入制度,整合撤并小型屠宰場4家,創建綠色農貿市場5家。強化價格監測,完善市場價格應急機制。繼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形成市場誠信監督機制。深化藥品藥械市場日常監管,嚴厲打擊各類涉藥違法違規行為。

  努力完成政府實事工程。進一步發揚為民辦實事的優良傳統,圍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年內努力抓好以下10件政府實事。

  1.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48個社區達到杭州市充分就業社區標準,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

  2.完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成鸕鳥、百丈、黃湖、徑山等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支兩條線改革。

  3.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1萬平方米,竣工5萬平方米。

  4.實施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完成18家農貿市場改造提升任務。

  5.改善山區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完成林道建設80公里。

  6.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完成全區所有社區公共服務站建設。

  7.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點100個,受益農戶6000戶。

  8.完善公交一體化服務,開通進入主城區公交線路2條,新增區內公交線路10條,IC卡覆蓋面達到60%。

  9.實施臨平城區環衛設施更新工程,原址拆建垃圾房100座,建設星級公廁4座。

  10.加強基層文體建設,新培育業余文體團隊30支,新建健身苑(點)100個,籃球場20個,乒乓球室25個。

  各位代表,余杭的發展處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今年是余杭發展進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年。挑戰與機遇并存,發展與民生并重。作為良渚文化的薪火傳人,我們應該懷揣夢想、充滿激情、始終執著。

  這個夢想就是加快發展、趕超先進的夢想;

  這種激情就是用心工作、大膽做事的激情;

  這份執著就是緊盯目標、鍥而不舍的執著。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緊緊圍繞加快建設最適宜居住的“品質之城、美麗之洲”的奮斗目標,以夢想、激情和執著去擁抱余杭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