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晗語) 在武林湖濱漫步,挽起西湖的細膩溫柔;在城市陽臺眺望,牽起錢江兩岸的洶涌澎湃。如果問杭州的中心在哪里,這是答案,但定不是唯一的答案。

改革開放以來,杭州完成了從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的邁步,這是以老城區為圓心一路向東的軌跡。超越地域限制,如今杭州的城市發展已經“三維升級”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在這個維度上,如果以熱力圖的概念來看,城市西側的余杭正熱力四射。

從享譽世界的西湖出發穿梭文一路隧道一路向西,時代的大幕下余杭已經登場。在這里,一條正在建設之中的世界級中軸架起了余杭城市核心區發展的四梁八柱。中軸之上,我們在期待著怎樣的未來?


有“人氣”的城市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中心。

2011年,當未來科技城這座新城在杭州西郊濕地上崛起,就注定了余杭的不凡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腦機融合、智能制造、低空經濟等產業的不斷融合發展,十幾年時間里,阿里巴巴全球總部、字節跳動華東中心、快手浙江總部、中電海康總部、vivo全球AI研發中心等一大批“塔尖上”的企業在余杭大地集聚,還有之江、湖畔、良渚、天目山四大省實驗室的創新基因加持,產業在余杭落地生根、飛上天空,不斷在數字經濟產業新賽道上搶占、攀峰,“虹吸效應”吸引著人才源源不斷涌入。

在城市核心區的活力中軸上,國際數字金融、未來科創總部把“人”這一關鍵要素聚集在一起,把“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的理念以現實的方式生動展現在中軸之上。

暢想在350米塔樓及周邊辦公寫字樓項目組成的建筑群中感受現代商務的無限魅力,亦或是在未來產業總部、創新總部基地集聚的氛圍中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杭州第三CBD的姿態逐漸清晰。


會讓年輕人愛上


歷史上,一座城市的繁榮富裕總是得益于商業的集聚,有人氣才有活力,流動起來了才更有發展的潛力。

建設中軸線,是要以十年為限,打造一座人本之城、復合之城、自然之城、互聯之城。因此這條2.5公里的藍圖必定是一個完整的結構,互相串聯、形成氛圍。

從中軸線規劃出爐到現在,高活、融合、以人為本這幾個關鍵詞始終融入在項目推進的全過程,因此“活力”是中軸線想要向世界展現的亮點之一。

有年輕人的地方就有活力,如何讓年輕人愛上一座城?人文氣質是會為一座城市帶來情緒價值的關鍵所在。

以中軸線上的城市客廳為例,這里位于中軸線的北門戶,也是未來公園覆蓋區域,包含了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的市民公園、市民中心(城市服務綜合體)、市民廣場等公共空間。之所以叫客廳,便是要尤其突出其公共屬性,更親近自然、更適合休閑交互。還有文旅目的地杭州未來國際演藝中心(杭州音樂廳、余杭大劇院)、國際體育中心,閑適感與社交感恰到好處的結合,將會在2.5公里的中軸線上彌漫。

從城市客廳步行到達藝術文化街區,銀泰集團已經與余杭簽訂了框架協議,這里將是年輕人的輕奢、潮玩集中地,加上不遠處正在建設的華潤萬象城,樓上辦公、樓下休閑,一杯咖啡、公園20分鐘的“精神充電”,在繁忙都市生活中找一處寧靜與愜意,怎能讓年輕人不愛上這里?


富有詩意的宜居家園


自古以來,杭州城市建設的靈魂是水,無論是以西湖為核心的武林湖濱中心,還是錢塘江兩岸,水滋潤著城市生長,滋養著產業發展,余杭亦如此。從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治水營城,到苕溪岸旁的富足江南,古今余杭始終水脈相通、商脈相連。

從中軸線整體建設規劃上看來,當下的余杭正是以水為媒打造獨具特色的宜居家園。由北至南依次排布的五個區域都蘊含著豐富的水元素,分別從溪流、湖泊、運河、濕地等不同水體汲取靈感,計劃打造鏡湖商務核心區,美麗河港,智慧科創水街總部園,文化濕地公園,借助水韻靈動,打造各不相同的形態特色,形成集商業、教育、酒店、創意、創新、自然和生態為一體的中心。

在前不久剛舉行的余杭文化藝術中心項目現場踏勘會上,設計應征單位羅杰斯史達克哈伯建筑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亞洲區設計總監、項目負責人Benjamin Warner便對這里的濕地風貌贊不絕口,表示余杭的水韻風采為他的建筑設計作品帶來了諸多富有詩意的靈感,他有信心這里會是人們旅行的目的地。

因為有水的融入,“自然之城”便名副其實了,中軸線建設的目標“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典范”也有了可持續、更低碳、更宜居的模樣。

在中軸線的最南端,有規劃一座觀景塔。在規劃設計理念里有這樣一句話:“站在這里,人們可以了解濕地、暢想杭州的歷史與未來,站在制高點欣賞中軸線與CBD的整體風貌,這會是整個設計為這場旅途送上的回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