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文化之城的新擔當——探索杭州大城北核心區發展之路
屆次: 十二屆四次
領銜人: 呂航,民革余杭委員會
附議人: 汪愛娟, 季曄, 朱衛國, 陳旭丹, 姚惠娥, 董強, 虞萬駿
承辦單位: 市規劃資源局余杭分局
協辦單位: 良渚新城
處理情況:

呂航委員:    您好!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我區規劃資源事業的關心支持。您提出的“借杭州大城北規劃契機深化重大項目將良渚新城打造為余杭區‘數智明珠’”,我局高度重視,經認真研讀,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市、區兩級高度重視大城北的發展,2024年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推進大城北區域快建快成、成片成勢,打造城市新地標。市委十三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報告中強調支持“大城北”發展“數智+文化”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創意中心。規劃編制期間,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要領導多次帶隊來我區調研,深度摸清了現狀基地,進一步明確了大城北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為保障項目落地,市、區兩級做了大量規劃編制工作,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一、《大城北地區國土空間規劃(2023-2035)》相關內容    2023年2月,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了《大城北地區國土空間規劃(2023-2035)》,規劃已于2024年5月獲市政府批復:大城北地區是大運河文化帶(杭州段)的核心區域,是厚植歷史文化名城特色優勢的戰略空間,也是杭州在新起點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大城北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為契機,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推動“一帶一心六片”美美與共、相得益彰,高水平打造大運河文化創意示范區,加快發展符合區域特點的新質生產力,為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提出四個“要”的工作目標:    1. 要統籌好保護與利用,嚴格落實大運河保護要求,依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大運河管控細則等有關保護規劃的要求,科學確定建筑高度、開發強度、功能分區等規劃內容,做好大運河、工業遺存、古鎮街區等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研究,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努力建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最美段落;持續放大文化創意產業帶動效應,因地制宜加快新質生產力布局,聚焦“數智+文化”,做強做優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構建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    2. 要堅持規劃引領,抓好產業、交通、生態、文旅等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確保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落到實處。    3. 要堅持人民至上,科學布局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注重打造符合青年特點、滿足青年需求的品質空間,努力成為青年發展型城市的重要實踐地。    4. 要堅持全市統籌、條塊聯動,完善市屬國企與屬地政府區域共建、利益共享、風險共管機制,探索產城融合區域開發新模式,切實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良渚新城位于大城北國空規劃308平方公里研究范圍中,劃定核心區21.3平方公里,其中良渚新城占到了9平方公里,屬于“一帶一心六片”中的“一心”。圍繞“玉湖公園節點”,布局各類文創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空間。形成“疏密有秩”的空間布局、功能復合+小街區、密路網+垂河直街的新城坊巷肌理。 二、《杭州市余杭區良渚東單元詳細規劃》相關內容 為加快良渚新城項目落地,我局于2023年初啟動新一輪良渚東單元詳細規劃編制,以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大城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余杭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等作為指導,以生態保護與創新發展為前提,以良渚文明、運河文明為底蘊,以遺址保護為底線,以產業更新提升為依托,基于現狀實際和開發動態建設情況,充分挖掘土地開發潛力,形成大城北區域內以數字文創產業為核心,智能制造為基礎數實融合的新標桿。 關于產業:規劃提出保障產業空間、提質擴容轉型的規劃策略。圍繞大運河保護和重要商務區玉湖片區建設開展工業轉型更新,將現狀工業更新為商業商務簇群,建設產業鄰里、辦公服務,投融服務、屋頂花園、交流平臺、商業服務等,打造玉湖西側商務簇群。規劃劃定6個工業園區,明確以勾莊高新科技產業園為核心,形成“一心五園”的空間結構,引導產業空間高度集聚。 關于民生: 規劃提出補缺提質優配套,提升良渚東單元城市活力的規劃策略。圍繞玉湖周邊、宣杭鐵路沿線、大運河周邊,積極引良渚綜合體育中心、浙江社科中心、區美術館、區市民分中心(區全齡活動中心)等重大文體項目和K11等知名商業綜合體項目,與現狀樹蘭、華潤國際醫院,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校、萬象城等共同構成高標準、高能級的城市公服、商服體系。 關于形象:在詳規編制過程已針對運河沿線和勾莊工業園區有機更新等重點區塊開展城市設計,下一步針對具體地塊開發建設,加強對建筑形態、風貌的設計整體把控。 目前良渚東單元已于2024年5月獲市政府批復,良渚新城各類項目可依據相關規劃有效推進。


分享: